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资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始终有一个身影,不是出现在办公室分析疫情,拟定可行的防控方案,就是出现在防控一线,不顾个人安危,追踪排查传染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疾控人的奉献精神和本色,他就是夏云磊。
“他身材瘦小,言语不多,表情肌更是很难工作一次,但他才思敏捷、老实本分,只知道埋头工作,不求名利。”这是同事们对夏云磊的评价。
2001年,夏云磊从云南宣威高分考入湖南医科大预防医学系,毕业后作为人才引进到资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至今已成为疾控中心的业务“全能人”。
2006年,夏云磊报到的第三天,资兴东部乡镇片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临危受命的他一参加工作就面临着一次大考验。那次洪灾,夏云磊在灾区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每天都要参与环境消毒、饮用水消毒,还得对尸体和动物尸体消毒,每次消毒下来,心里的恐惧和动物尸体腐败的恶臭都严重影响食欲,有时一天只能勉强吃一顿饭。除了消毒外,夏云磊还要对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做指导。虽然灾后防病工作特别累,但是夏云磊从未叫声苦,依然坚持了下来,他所负责的乡镇未发生与洪灾相关传染病的流行。
那次洪灾在夏云磊的印象里是非常深刻的,“通过那次洪灾,发现应急这块很多硬件设备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回来后我们就建议中心领导补充了许多设备。”夏云磊说。
工作的十四年间,不管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还是手足口病或其他传染病的防控,夏云磊总是在第一时间进入一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拟定防控方案,控制疫情的扩散。特别是在今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他身先士卒,日日夜夜战斗在疫情最前线。“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疾控人,在大灾大疫前,必须走在最前沿,当好排雷兵,及时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找出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必须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2020年2月2日22时,资兴首例新冠肺炎被确诊,被抽调到市联防联控办协助制定防控决策的夏云磊连夜赶回单位,与同事草拟调查方案,赶往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确诊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并对调查资料整理分析,指导同事连夜赶写出近7000字的有较高专业技术价值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第二天一早,他又与流调组人员一道爬山涉水,克服了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地走访调查。他们身着简单的防护装备,不顾个人随时会被感染的危险,近距离与患者面对面接触,详细了解病情和流行病学史。通过数个昼夜连续奋战,对分散在7个乡镇、街道数十个村组的29个密切接触者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并形成报告,为制定下一步防控计划提供了有力依据。
“密切接触者作为潜在的传染源,还在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虽然我们前期工作做了许多,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放松。”夏云磊认真地说,“要真正控制疫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还得对每个新发病灶点进行流调,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还得对病人曾居住和活动点的周围人群采取科学严谨的保护措施。”
许多同仁对夏云磊说,能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你辛苦了。他直言:“我与全体同仁一道打赢当下这场特殊战役,守护我们必须守护的人,这是疾控工作者的职责。”
来源:资兴新闻网
作者:包祖仁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三审:龙志飞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0/02/26/6811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