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三农”谱新篇(三)| 多渠道监管农产品质量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震寰 赵晓莉 编辑:黄珊珊 2021-12-14 09:17:54
—分享—

近年来,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狠抓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加强农产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全面强化农产品安全社会共治以及加大农产品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持续做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巩固等举措,严把农产品安全每一道关口,坚决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湖南神农绿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生产基地里,记者看到一筐筐刚从生产基地采摘来的绿色蔬菜被整齐地码放在储藏车间,基地的快速检测工作人员正在对当天采摘的蔬菜进行随机采样及检测。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检测设备,不到半小时当天检测结果就显示了出来,检测合格后的产品再经过打包、保鲜等一系列程序后,从这里运送到“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将检测室建立在企业一线,是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力举措之一。此项举措能够真正落实农产品产出准出制度,不让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促使企业主动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企业自检义务,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资兴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刘春辉说。

今年以来,资兴市先后投入180万元为16家龙头、两品一标、示范合作社等企业配置检测设备,同时接受省、郴上级部门的15次抽检,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

同时,为维护农民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保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资兴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联合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生猪屠宰违法等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全域性拉网式的执法检查,全年共检查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 75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0份、查获私屠滥宰非法肉品484公斤,依法捣毁、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个,移交市场监管局案件2起。

“这些肉品是从各市场收缴的未经检疫和检验的非法肉品,这批非法肉品涉及两起案件,我们移交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待他们结案处理之后,我们将这批肉品送到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屠宰执法队员曹桂林。

良好的农资市场秩序,离不开群众及经营主体自身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在农资下乡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日宣传月等活动中走进农资小店、走向城市街头,着重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企业知法守法,自律经营,切实增强了农资从业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对发现的涉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量较大的经营点进行重点查处,对群众举报的案件进行严厉查处,建立了完善的农资经营台账,抓好了农资经营人员的培训工作,出动执法人员200人次,抽检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村食品样品,下达整改通知15份。”资兴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李赛红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加快推进的“两证-追溯”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了监管有记录、产品批批有检测、生产过程可查询、产品质量可追溯,有力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的信息化管理。

“消费者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追溯二维码,就可以了解生产企业的名称、联系方式、产品信息、检测情况等,一目了然,这样就可以提高产品在顾客中的可信度、以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的消费,也可以使产品真正实现溯源,质量可靠有保证。”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股长赵晓莉说。

目前,资兴市共93家农业企业纳入到“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53家农业企业入驻省农产品“身份证”平台,136个农产品实现一品一码,赋码标识。

近年来,资兴市农业农村局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切实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健康”。我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我局的工作将做到大力调优农业产品结构,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争资立项工作,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巩固好产业扶贫的成果,抓好农业品牌建设,继续做好三农领域补短板等建设项目,同时也抓好农村改革、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优异的成绩圆满收官。”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卫东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震寰 赵晓莉

编辑:黄珊珊

二审:袁勇杰

三审:廖英武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1/12/09/105416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