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十一载守护山村路——记“税里活雷锋”黄仁进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宛桦 王卓莉 编辑:黄珊珊 2025-10-26 00:30:54
—分享—

在资兴市兴宁镇税里村南山组的崇山峻岭间,66岁的村民黄仁进用31年的坚守,在山路上刻下了不平凡的印记。自1994年起,这位朴实的农人便成了村里道路的“守护者”,只要有空就背着锄头、镰刀,往返步行四个多小时,无偿清理兴宁镇税里村主道和南山组通组小路的杂草、泥石,填补坑洼,温暖着整个村子,被村民们誉为“税里活雷锋”。

三十一年护路情:用脚步丈量奉献之路

税里村的南山组坐落于高山之巅,三十多年前,村民们下山的唯一通道是一条蜿蜒陡峭的便民小道。每逢雨雪天气,道路泥泞难行,孩子们上学途中经常摔跤受伤。为了让孩子们少受些罪,也为了方便村民出行,黄仁进毅然开始了义务护路之路。

一有空闲,他就挑着簸箕,带着锄头、镰刀,沿路清理杂草和落石,遇到坑洼处就挑来泥土填平。每一次养护都要步行四个多小时,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带着几个馒头充饥,渴了就喝山泉水。这样的坚持,一晃就是31年。

有一次,黄仁进在前往镇上办事途中,发现税里村爆水口路段发生滑坡阻塞道路。次日清晨,他带着工具徒步9公里赶到现场,顶着雷雨埋头清理,直到天黑才将道路疏通。“当时顾不上累,就想着尽快清理完!”回忆起往事,黄仁进露出憨厚的笑容。那天干完活回家时,他累得实在走不动,只好打电话让妻子来接他。这样的场景,在他31年的护路生涯中早已是家常便饭。

2008年冰冻雪灾期间,大雪封山,道路被断枝杂物阻断。黄仁进背着铁锹、镰刀,披着蓑衣,在没膝的积雪中清理冰冻。手冻僵了就揣进兜里搓一搓,整整40天,他不仅打通了南山组的通组小路,还修通了连接李家洞村的便民通道,为两村村民筑起了安全出行的屏障。

千斤重担压肩头:以信念坚守公益初心

黄仁进的家境并不宽裕。妻子患有严重哮喘,需长期服药,双手因幼时患病导致畸形,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结婚以来,家里的农活、家务几乎全靠他一人承担。“她嫁给我,照顾她就是我的责任!”几十年来,黄仁进一边默默扛起家庭重担,一边挤出时间养护村里的道路。

村支书多次提出给他一些酬劳,都被他婉言谢绝:“修路不仅是为了方便大家,更是为了自己的信念。”正是这份信念,让他在兼顾家庭与公益的过程中从未退缩。虽然妻子的病需要照料,农活也不能耽误,但只要想到村民走在平坦路上的安心,想到孩子们上学不再摔跤,他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点滴善举暖人心:活成众人心中的榜样

除了坚持养护道路,黄仁进的公益足迹还延伸到更多地方。2021年至2023年,他主动到兴宁镇云盖仙帮忙拔草;早在1994年,他就参与修建税里大礼堂至胡家组的通组公路。这些看似平凡的善举,如涓涓细流,温暖着整个村子。

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税里活雷锋”,说他“小小的举动温暖了成百上千人的心”。三十多年来,他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把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致,不仅让村里的道路越走越宽,更在每个人心里播下了奉献的种子。他的故事成为税里村最生动的教材,向人们诠释着:真正的榜样不在远方,就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中。

31年的风霜雨雪,将他的信念刻进了山路的每一寸平整里。黄仁进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告诉人们,榜样不在远方,就在那甘于奉献、默默担当的平凡身影中。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宛桦 王卓莉

一审:黄珊珊

二审:黄欣

三审:李科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54/68/153760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